透射电子显微镜可将晶体结构的导电性质放大一千万倍
1月16日,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K. Andre Mkhoyan领导的一项发现,该发现融合了触摸屏和智能化两种最佳品质-透明性和导电性。...
1月16日,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K. Andre Mkhoyan领导的一项发现,该发现融合了触摸屏和智能化两种最佳品质-透明性和导电性。...
传染病监测是公共卫生监测组成部分,传染病监测是通过长期、连续和系统地收集、核对、分析传染病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将信息及时反馈给需要的人员和机构,其重要目的是通过早期监测发现传染病的流行,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制定控制传染病决策和方案,并对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价和调整,为有关政策、决策服务。...
2009年5月,国家电网率先提出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中变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将跟随国家战略政策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腾飞。...
2021年1月12日,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邢毅教授团队,辛睿佼、高岩等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发表文章,开发并利用Oxford Nanopore长读长纳米孔测序技术检测环状RNA的全长序列及其内部可变剪接结构。...
2021年1月8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通过创建由专门设计的光子层组成的物理网络来整形光脉冲的方法。基于类似概念的网络已经可以进行全光学分类和图像识别,这表明该新技术的应用涵盖了计算和AI。 ...
2021年1月5日消息,纳米颗粒(特别是当粒径小于20 nm时)所展现出的诸多新奇光学性质,一直是令无数研究人员着迷的话题。研究人员一方面不断探索、发掘新的现象并尝试给予解释,一方面积极地尝试将各种新奇的性质应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
2021年已经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里,量子技术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这个月的前几天,中科大的团队也发布了一批新的进展,包括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和量子精密测量等。这些内容还没有来得及成为旧闻,Fraunhofer IOF研究所就发布了量子技术相关的新闻稿,宣告他们在量子通信和显微镜领域取得了领先成就。...
2021年01月11日消息,第谷超新星是少数肉眼可见的超新星之一。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焦承亮副研究员和厦门大学薛力副教授团队合作,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第谷超新星前身星的吸积过程。...
2021年1月6日,日本东京农业科技大学(TUAT)的研究人员发现,金属波纹可以使焦距调整到比以前更大的范围。研究用的摩尔纹金属镜是由人工超原子构成的微小图案透镜。...
由Max-Planck-InstitutfürStruktur和Dynamik der Materie(MPSD)的Kartik Ayyer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已经获得了一些最清晰的金纳米粒子3D图像。这些结果为获得大分子高分辨率图像奠定了基础。...
2021年1月5日,日本,福冈,九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蓝色光源,该光源可以导致更高效的OLED显示器,同时在不损害光的质量或纯度的情况下发出蓝光。该光源基于发射器分子的组合,这些分子将能量转换和发射过程分开,从而使科学家们能够获得能够高效产生纯蓝色发射并保持其亮度的设备。...
2021年1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费鹏课题组等发表研究论文,提出一种自监督的三维压缩感知算法,结合一种大视场贝塞尔光片显微镜技术,实现高通量的全组织整体三维成像。...
现阶段,手动纺织品分拣呈现出缓慢,困难和昂贵的任务。工人通常还缺乏如何在视觉上识别混合织物中不同类型的纤维和物质的专业知识,这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分类结果。但是,通过化学结构分析确定材料类型,高光谱分析和图像分类可能会为自动机械分类应用打开大门。...
2021年1月5日消息,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3位对黑洞研究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这之后不久,新的关于黑洞的研究登上了《物理评论快报》,科学家发现,宇宙膨胀过程中形成的“小宇宙”,很可能孕育了最原始的黑洞。...
2020年12月29日,罗马尼亚,玛格丽勒,罗马尼亚国家光电研究与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包括高光谱成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在内的多种成像技术,从犹太手稿中收集了历史信息,这一追求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背景和有关未来恢复实践的信息。...
光学物理学专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使用现有的显微镜技术更详细地观察活细胞内部,而无需添加染色剂或荧光染料。...
如果走进国内著名大学或者科研实验室,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型高端仪器,比如高分辨质谱仪、生命科学仪器、磁共振成像仪、超分辨荧光仪、还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冷冻电镜仪等等,都是依靠进口。...
荧光显微镜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中,因为它使科学家能够直接观察细胞及其周围及其周围的某些化合物。荧光分子吸收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然后在更长的波长范围内重新发射。但是,常规荧光显微镜技术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很难对结果进行定量评估。荧光强度受实验条件和荧光物质浓度的影响很大。现在,日本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将彻底改变荧光寿命显微镜领域。...
近几年国产望远镜品牌的发展十分迅速,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在各大电商平台留下了“爆款”的痕迹,抢占到了一部分市场。...